本报讯(记者 罗意)近期,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病有所上升,尤以儿童为主,引起广大家长关注,相关词条更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。支原体肺炎是啥?如何预防?日前,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严永东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。
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致病性微生物。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,呈周期性流行,主要通过呼吸飞沫、直接接触传播。统计显示,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,占10%-30%,在流行年份可能会超过50%。严永东介绍,今年是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年,且症状不典型,在苏大附儿院病房住院的肺炎患儿当中,超过50%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。
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、咳痰、发热等,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。目前正值呼吸道感染高发期,支原体感染一般有一周左右的潜伏期,且早期感染不易查证。严永东提醒,如遇孩子咳嗽超过5天以上,尤其是以干咳为主,伴有持续发热症状,服用常见应对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不见好转,很有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。
目前,支原体肺炎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,且可能反复感染。疾病高发期,严永东提醒,家长要告诉孩子戴口罩、勤洗手,少前往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此外,应加强锻炼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支原体肺炎康复周期长,一定要等孩子好透了再进行体育锻炼。
据悉,为全力应对支原体肺炎、流感等儿内科就诊高峰,苏大附儿院延长门急诊、输液等岗位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,增加医护人员数量,缓解门急诊就诊及输液高峰压力。通过部分区域空间改造,增加补液空间和内科病房,并延长气管镜工作时间,满足广大患儿的就诊需求。
Copyright (C) www.iszdushi.com.cn
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-1